中研普華報道
與“生物紡織酶添綠印染業”相關的研究報告
- 1
- 2
- 3
- 4
- 2016-2021年中國尼龍背心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16-2021年中國乳膠手套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16-2021年中國卡車蓬布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16-2021年中國紫絨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風險分析報告
- 2016-2020年中國針織面料行業市場競爭趨勢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 2016-2021年中國精細斜紋牛仔布行業投資價值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 2016-2021年中國礦物棉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16-2021年中國袋鼠皮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近日,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研究所宋詼研究員領先開發了生物紡織酶技術,這一技術在印染材料前處理過程中代替燒堿,將極大減少廢水排放,并節水節電,被業界評價為我國印染行業的又一重要技術創新。
你有沒有想過你穿的一件件T恤衫、牛仔褲或者連衣裙是在怎樣的環境下生產出來的?事實上,色彩絢麗的服裝帶來的卻是對環境的極大破壞。印染行業一直是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產能代表,近年來,不少地方尤其是一線城市的印染行業逐漸外遷,甚至關停。
與此同時,印染又是紡織行業不可或缺的環節,在政策倒逼下,印染行業也在不斷尋求技術創新,朝著綠色印染方向前進。
由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研究所宋詼研究員領先開發的生物紡織酶技術,在印染材料前處理過程中代替燒堿,可極大減少廢水排放,并節水節電,被業界評價為我國印染行業的又一重要技術創新。
印染行業迫切需要抵制污染
“當前中國紡織產業的污染問題已經到了需要刻不容緩解決的地步。傳統紡織生產不僅給環境帶來污染,更是產生各種有害化學物質,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害。全社會應該共同抵制污染性、消耗性的生產過程……”國際環保
地球誓言(EarthPledge)發布的數據顯示:“全世界至少有8000種化學品在將原料制成紡織品的過程中,會使用25%的農藥用于種植非有機棉。這將導致對人類和環境不可逆轉的損害,還有2/3的碳排放量會在服裝的購買后繼續發生。”在加工服裝面料的過程中會耗費幾十加侖的水,尤其是面料染色過程,合成材料的染色需要2.4萬億加侖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