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普華報道
與“我國紡織服裝業,重要一環”相關的研究報告
- 1
- 2
- 3
- 4
- 2016-2021年纖維毯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
- 2016-2021年版襯衫面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16-2021年版合成纖維地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16-2020年版彩棉產業園區定位規劃及招商策略咨詢報告
- 2016-2020年版滌綸紗線產業園區定位規劃及招商策略咨詢報告
- 2016-2021年版旅游皮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16-2021年版男士內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16-2021年版男裝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近日,消息稱,受我國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倒閉潮的影響,全國各地正在上演一大批服裝品牌店倒閉潮,包括波司登、利郎、百麗、佐丹奴、安踏、九牧王、七匹狼等。大型紡織服裝企業頻現倒閉潮,將直接牽扯到1.7億人口的就業問題。曾經占據我國出口半壁江山的支柱行業觸動著無數國人的神經。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月,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金額為920.96億元,1-10月份累計出口金額8,886.49億元(1人民幣折合約0.1565美元),累計比去年同期下降7.0%。2015年10月,我國規模以上紡企的平均開工率同比和環比雙雙由正轉負;純棉紗產品庫存天數同比上升9%,庫存高壓態勢顯見;鑒于開工不飽和造成的實際生產成本隱性上升,純棉紗利潤水平在2%左右,同比下滑0.5%。
很顯然,人力成本上漲,土地成本、環保成本以及繁重的稅賦,是導致服裝紡織業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工人工資為例,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日前發布的報告《全球制造經濟轉移》指出,盡管從2004—2014年,全球前25位出口國的制造業工資都出現上漲,但我國和俄羅斯的年均工資增長率達到10%—20%,且這一情況已經持續了10年,而其他經濟體的年均工資增長率僅為2%~3%。
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凌方才表示:“人工成本占企業生產成本的30%~40%,因此企業都對人工成本十分敏感。現在,我們的人工成本比東南亞國家高5—6倍,所以這些外國客商才要尋找可替代我國的生產地。”